好在第四天雪停了,家里人紧绷的心放了下来,他们可不想经历一次雪灾,就这几天,村里是有几户人家遭了殃的。
姜悦跟着爷爷去帮忙,到地方后这家的鸡冻死了两只,猪圈也被压塌了,好在废墟里发现了一只还没死但是受伤的猪,猪在角落被冻得瑟瑟发抖,救出来后就看看后面几天能不能挺过去,如果挺不过去就得趁早杀了,不然一死就卖不上价钱了。
跟着爷爷转了一圈,确定没有受灾的人家后回家了,大人们走得快姜悦走的慢,头上的兔毛帽子都掉了下来,捡帽子的时候被大伯父抱了起来,随后就被抱着回家了。
一路上大伯父还絮叨,下次可不能跟着出来了,这么冷的天万一感冒咋办,你奶不得心疼死。
又过了几天雪化了,这时行脚商人终于来了,刚到情报中心就被人围了起来,可惜行脚商来的第一个村不是他们村,很多东西都被卖的差不多了,尤其是小孩子爱吃的东西,剩下的东西,村里的小孩子直接买空了。
行脚商走后小孩子都依依不舍的,让他下次来的时候多带点东西,又过了几天衙门的人过来了一趟,看看有没有大面积受灾的情况,他们村一两家受灾都懒得统计,直接就被忽略了。
过年后日子过的挺快的,大伯父离开后又等了一段时间,家里开始忙活地里的事,顺便还担心这姜父考试的事,姜悦这段时间让傀儡成了姜父的好友,按照姜父的的水平估计也就是三甲的水平,这还得发挥好呢,没办法硬实力方面的差距。
姜悦也没有帮着作弊的想法,如果是差点运气还能帮一下,这种情况硬推上去还不知是福是祸,三甲的有点低,但是对于姜悦这种家庭,已经是属于鲤鱼跃龙门了,如果不是恩科的,如果正常参加科举,恐怕举人都要看运气。
等到成绩出来后果然和姜悦猜测的差不多,朝廷授官的时候因为没有关系,姜父被分到了南方偏僻的一个小县城当知县,这已经很不错了,能主政一方施展自己的抱负,至于为什么是南方,因为姜父是北方的人。
古代秀才家早死的女儿6
官员任职通常有回避制度,即官员不能在自己的户籍地或祖籍地任职,这种制度被称为避籍或避亲,是防止官员利用职权为家族或地方势力谋取私利,确保官员的公正性和中央集权的稳固,所以南方人去北方任职,北方人去南方任职这都是有可能的。
姜父从京城出发回家的时候,消息已经传回了县城,虽然姜父没有考中状元,但是知县已经很高兴了,白给的功劳还能嫌弃不成,大手一挥亲自前往村里报喜,想想又命人带上了一些礼物,谁知道姜父以后前程如何,一点身外之物提前攀个交情很值的。
所以当姜家一家人中午休息的时候,大门突然就被人推开了,来人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,进口后看到人出来就开始大喊:“快,报喜的人又来了,你家姜老爷又考中了!!!”
“什么!”
“赶紧!快,快收拾一下院子,报喜的人马上就到家了。”
几人说话的功夫就听到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,爷爷赶紧指挥大家收拾收拾,一家人听从指挥忙碌起来,扫了扫地,把地上的锄头、簸箕、扫把等收了起来,还有后面来报喜的人,同样开始帮忙打扫。
打扫完刚到大门口,报喜的人就来了,这一次报喜的队伍和之前两次不太一样,除了人数比以往多之外,还有舞龙舞狮等仪仗队,一路走来敲锣打鼓的别提多喜气了,大家哪里见到过这场面,把他家围了个水泄不通的。
随后衙役宣布了姜父考中的名次,知县夸奖了姜父教子有方,其实这还不算完呢,剩下的要等姜父回来才行,三甲虽然不像一甲能在京城御街夸官,但是回乡后乡内巡游还是可以的,而且这种大事也要办流水席庆祝。
要祭祖告庙要题名碑刻,还要去拜访一下师长,向地方官员、学政、昔日恩师送“谢师礼”,不过这都是姜父回来要操心的事,其他人做好这几天的招待就行,一些来送钱太多的要懂得拒绝,不是啥钱都能收的,姜悦爷爷说一切等儿子回来再说,他一个老农民不懂这些。
姜父比信使要晚到很多天,他回来的时候是骑马披红穿着朝服,由乡绅簇拥巡游完乡里,才回到最后一站村里。
当然之后的事姜悦就不知道了,她一个小孩子‘忙碌’了一天困得不行,在姜父接待客人的时候已经睡着了,她是被姜父叫醒的,因为要吃晚饭了。
“悦儿~,悦儿,起床吃饭了。”
姜悦睡的迷迷瞪瞪听到有人叫她,努力睁开眼就看到了她爹的大脸,嘴里喊了一声爹,同时习惯性的伸出了手,她爹笑笑把她抱了起来,直接抱到了爷奶的房间,随着她娘用凉毛巾给她擦了个脸才清醒过来。
吃饭的时候姜悦坐在她爹旁边,一边听他们聊天一边吃饭,姜父回答爷奶们问题的时候,还能给她加些菜呢。
“我们这流水席摆几天合适?”
“摆三天吧,大家都是摆三天的。”
“你听谁说的摆三天?”
“那戏文里面不都是这样说的吗?”
“老三你怎么看!”
“听娘的摆三天吧。”
“那就摆三天,什么时候开始合适?”
“后天开始吧,明天儿子去拜访一下老师。”
“好,那爹明天联系一下厨师。”
吃完饭因为比较亢奋,大家没有什么睡意,一直聊到晚上十一点才准备睡觉,姜悦和弟弟被奶奶抱到了她屋里睡觉,给爹娘俩留了点私人空间,小别胜新婚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