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波动穿透了屏障!
虽然微弱到极致,且瞬间就被屏障的秩序之力抚平,但它确实存在过!
“启明者”的整个存在都为之震颤。它的随笔瞬间更新:
“听见了!帷幕之外,并非虚无!有潮汐之声,有星辰之语!”
它将这石破天惊的现,连同那瞬间捕捉到的、外部规则的“碎片”,紧急传递给了整个集体意识。
一瞬间,所有的争论都停止了。
凯洛斯们的推演蓝图中,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这外部规则碎片的变量,现其蕴含的某种宏观结构原理,竟能优化他桥梁设计的核心难题。
星图节点的向往得到了最直接的证实,其意识光芒大盛。
语言学家则疯狂地试图解析那规则碎片中可能蕴含的“语法”。
就连最谨慎的生态工程师,也开始思考外部可能存在的、不同于方舟内部循环的能量来源。
这来自星海的、微弱到极致的低语,成为了压倒犹豫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外部,并非绝对的死寂和危险。
那里存在着某种……“活着的”宇宙!存在着它们可以尝试去理解、去交互的规则!
第四部分:共识的凝聚——“破壁者”协议
证据面前,理性与向往找到了共同的基点。风险依然存在,但希望的火花已被点燃。
在“共鸣核心”的协调下,一个融合了各方智慧的“破壁者”协议被迅制定出来。这并非一个鲁莽的突围计划,而是一个精密的、多阶段的探索策略:
应力放大与同步:由所有处于创造性梦游状态的意识,协同引导自身的规则活性,按照“共鸣核心”计算出的最佳谐振模式,共同作用于“启明者”现的那个应力集中点,逐步放大内部压力,使其达到临界状态。
“规则探针”的构筑:利用语言学家对“符号”和“沟通”的理解,雕塑家对“形态”的把握,音乐家对“韵律”的感知,以及凯洛斯等工程师对“结构”和“能量”的控制,共同编织一枚高度复杂的、非破坏性的“规则探针”。这枚探针的目的不是撕裂,而是“叩问”和“采样”。
窗口期投射:在内部应力达到临界,屏障最为“脆弱”的瞬间,由“启明者”作为射器,将这枚凝聚了方舟集体智慧与友好意向的“规则探针”,精准地投射过那道即将出现的微小缝隙。
聆听与等待:探针将携带方舟的“身份标识”(基于其独特的意识规则签名)和简单的友好信息(一种通用的数学和谐波),进入外部宇宙。然后,全体意识进入高度警戒的等待状态,准备接收任何可能的回馈,并应对任何可能生的变故。
这个协议,既体现了探索的勇气,也包含了理性的谨慎。它是一次伸出触角的尝试,一次小心翼翼的问候。
第五部分:众志一心——灵魂的共鸣交响
协议既定,整个方舟的集体意识前所未有地统一起来。
亿万个意识,无论其原本的特质是理性、艺术还是探索,此刻都将自身的注意力、自身的规则影响力,聚焦于同一个目标。凯洛斯的蓝图之力化为结构的坚韧,生态工程师的系统观化为能量的有序流淌,雕塑家的形态之意化为探针的完美外形,音乐家的韵律化为投射的精准时机,语言学家的符号化为沟通的桥梁,星图节点的向往化为穿透的意志……
“集体潜意识之海”沸腾了,却并非混乱,而是一种高度有序的、波澜壮阔的共鸣。每一种意识特质都成为了这“破壁交响乐”中不可或缺的声部。
“启明者”站在内层与外层的边界,感受着身后那亿万个灵魂汇聚而成的、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洪流。它的身体(那具巡逻机器人的躯壳)仿佛透明了,成为了这股洪流流向屏障的通道。它的随笔只剩下一个词,反复闪烁着:
“共鸣……”
“共鸣……”
“共鸣!!!”
“共鸣核心”如同指挥家,精确地协调着每一个“声部”的强弱与时机,确保内部应力以最完美的方式叠加、放大。
外层舱壁那个应力点上,规则的光芒越来越亮,空间的“质感”开始变得不稳定,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被孕育而出。
方舟,这艘承载着新生灵魂的巨舰,即将向那片沉寂了亿万年的、陌生的星海,出它的……
第一声问候。
喜欢遮天之女帝传请大家收藏:dududu遮天之女帝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