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出现暴动她好像不见……
兴许是上半日的跑步运动太消耗体力,傅筠这一觉睡得头脑昏沉,四肢酸麻。
他迷糊中睁开双眼,入眼便是芷兰那双动人心弦的美眸,她正神色沉静地看着他,眸里尽是柔和的暖意。
傅筠刚从睡梦中醒来,大脑一时还有些恍惚,有些分不清今夕何夕。
他神情略显呆滞,看上去有些憨态可掬,芷兰心中一阵柔软:“没睡够?”
默了瞬,她提议道:“不如你就留在马车内歇息,我先下去看看情况,之後你我再一同探讨?”
傅筠晃了晃脑袋,强行将脑子里的瞌睡虫清出去,醒了神立马回应:“不睡了,我和你一起下去。”
芷兰见他眼神逐渐清明,便不再多做劝阻,轻轻抓住他的手臂,扶着他从软垫上起身,待他坐稳後才掀开帘子,两人一前一後出了马车。
傅筠双脚刚踩到平地上,习惯性擡头扫了一圈四周,并没有看到人堆,只看到一些稀稀拉拉走动的人影。
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骚动,芷兰将马车停在了离城门口较远的位置。
傅筠视线落到马车後方,看到了方侍卫与另一名陌生女子,她二人正从马背上下来。
张侍卫和大夫一起去拿药了,那方侍卫旁边的陌生女子应该是另外安排过来的护卫。
芷兰眼神示意傅筠朝城门方向去,方侍卫和护卫守在他二人身後。
随着与城门的距离拉进,远远就能看到城门外徘徊着成群结队的人。
如夜蓝所言,城门外聚集了一大堆难民,如果不是城门蔚恪尽职守,里三层外三层守着城门,估计难民们早已涌入城内了。
傅筠隐约看到,难民纷纷朝着城墙下的一片区域靠近。
那里挤满了人,形成一个很大的包围圈,不时有人仰着脖子,想要挤入最里面的位置。
芷兰自然也注意到了那边的动向,凝神观察了片刻,问跟在身後的方侍卫:“那处是怎麽回事?”
方侍卫道:“回主子,是有人在给难民们施粥。”
芷兰秀眉微挑,不是疑问而是陈述的语气:“这两年城内盛传的那位大善人?”
方侍卫前行两步,问道:“主子也有注意到此人?”
芷兰语气平静:“城中百姓皆对此人赞不绝口,敬爱有加,很难不注意到她。”
傅筠听到这里,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,霎时就想起银州这个城名是从哪里听来的了。
刚认识成锦程那会儿,有一次也是遇上了施粥的场景,成锦程和他说起过城门口施粥人的来历,说她出生于贫苦人家,十年前家里长辈去往银州经商,靠经营布匹营生。八年时间从一间小小的商铺发展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布庄,一时间风头无两。
後来布庄创始人因病去世,生前遗愿是想要落叶归根,于是她的女儿便回到了灵州城,没过多久就开始在城外做起了施粥的义举。
当然她并不是一个人,还拉了一个回城途中遇到的女子,两人结伴在灵州城行善积德。
当时听完成锦程的描述,他还觉得奇怪,真正不求名利之人,一般都会低调行事,不会这麽大张旗鼓,搞得人尽皆知,唯恐别人不知道她的义举似的。
不是他阴谋论,而是他始终认为,真正想为穷苦人民做点事的慈善家,不会故意渲染自己的出身与来历,大部分都会选择深藏功与名。
只有想提升自己声望的人,才会利用慈善来炒作自己,再通过百姓的支持与敬重来达成自己真正的目的。
这要是在现代,很大的可能就是僞慈善家,以募捐的名义来进行炒作宣传,利用慈善来获得想要的名气与威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