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顶点文学>我凭化学在乱世茍活(穿书) > 第174章 天大的玩笑 他将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(第4页)

第174章 天大的玩笑 他将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(第4页)

那叹息里饱含着无尽的疲惫和悔意。

“子竞……”严岳说话时不再是交代军国大事时的冷静,而是染上了属于“父亲”这个身份的语气:“有件事,压在为父心里许久。”

他仿佛在积攒承认错误的勇气,然後才缓缓说:“过去这几年,我不该,因那几个虚无缥缈的预言,便派人时时监视于你,对你多方试探,处处提防。”

“现在想来,是为父糊涂,被谶纬之言所惑,慢待了你,也伤了你。”他艰难地吐出最後几个字:“这对你…不公。”

此话如同惊雷般震响,桓恂猛地擡头,瞳孔收缩,不可置信地看向严岳。

他根本没想到严岳会在生命的最後时刻,亲口承认这份猜忌,甚至向他认错。

这突如其来的忏悔,像一把钥匙,插进了他心中尘封已久本以为坚不可摧的恨意之中。

他该感到快意麽?

该为了他严岳终于良心发现而快意麽?

或者说,还是该为了这晚来的道歉而更加愤怒?

桓恂僵在原地,喉咙宛如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,一阵窒息感涌上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他低下头,不愿让严岳看见自己眼中要失控的情绪。

就在这时,他听见严岳的声音再次响起:“还有几件事,你需牢记。”

他的气息愈发微弱:“天子性情多疑,尤好制衡之术。他日你手握重兵,更要如履薄冰,谨言慎行,莫要授人以柄,朝中诸事,多与杨度丶关政商议,他们可信。”

这些叮嘱,依旧是出于一个父亲对继承者的殷切期望。

谁知紧接着,他话锋陡然一转,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。

“你记得,待赵云甫百年之後,我要你,设法为徐州刺史程婴一家昭雪沉冤。”

桓恂霍然擡头,面色惊骇,他手背上青筋暴起,整个人因为克制而微微颤抖着。

一旁听着的羽涅也是一震,屏住了呼吸下意识看向他。

她敏锐地察觉到桓恂情绪的巨大波动,她紧张地盯着他,又小心瞥向严岳,生怕桓恂在激愤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事。

同时,她心中也涌起巨大的疑惑,严岳为何会在临终前特意提及程家?他与程家,究竟有何渊源?

室内的氛围变得紧张起来,烛火都不再跳跃。

少顷,桓恂开口,他说话的语气还算平静:“为甚麽,为何要给程家昭雪,父亲与他们有何关系?”

严岳脸上只有一种深沉的,积压了多年的疲惫。

他闭了闭眼,再睁开时,眼神仿佛穿透了时光,回到了那个决定许多人命运的节点。

他语气缥缈而沙哑:“当年我正卸任太子太师,转任御史台。接手审查的第一个大案,便是徐州程家的巫蛊案。”

“彼时身为太子的赵云甫找到我,他要我按照徐州递上来的‘证据’,将程家问斩。并且承诺会在先帝面前为我进言,助我转入军中任职。”

“那时先帝格外器重我,不愿放我离开身边,我几次请求进入军队无果。我丶我本不想答应,但太子跪下来求我,他向我坦白他与程妃的事,他求我救他。”

说到此处,严岳嗓音带着些许苦涩:“我因他曾是我的学生,一时心软,遂按照那些证据,将程家定了罪,问斩。”

“但我心里清楚,赵书淮提供的证据漏洞百出,我私下查过,程很可能是因为暗中调查赤隼族一事,得罪了他,而当时程婴已然知晓了太子与程妃的丑事,太子怕他刚正不阿,会将此事泄露,而我…而我当时,也确实想抓住那个进入军中的机会。”

最後的话语,几乎耗尽了严岳所有的力气,严岳颓然道:“于是,我同太子一起,犯下了这桩罪孽。”

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,身为刽子手之一的人,会在临终前,要求他去为程家昭雪。

听完这些话的羽涅,浑身的血液一瞬间涌向了头顶。

严岳无力地忏悔,将那些散落的丶模糊的线索瞬间捕捉得清晰起来,拼凑出一个完整而残酷的真相。

她终于明白了。

为何桓恂对赵云甫怀有杀意。为何他对眼前这位有养育丶提携之恩的义父严岳,同样酝酿着不死不休的复仇之火。

过往的一切此刻都有了答案。

可见的是,当初被赤隼族救出来的桓恂,度过了短暂平静的一段时间,後遇赵书淮与萧道遵屠戮全族,他侥幸逃生,是时任徐州刺史的程婴发现了他,听说了他的遭遇,这位刚正不阿的刺史,愿意为那些枉死的赤隼族人主持公道。

可程婴的调查,惹来了赵丶萧二人不满。另外两人为了掩盖罪责,联手构陷他,将“巫蛊”这等大逆不道的罪名扣在了程家头上。

谁知这桩案子,恰好递到了刚刚转任御史台,急于寻找机会进入军中的严岳手中。

而彼时的太子赵云甫,因为与程妃的私情被程家知晓并即将败露,恐惧压倒了一切。所以他找到了自己曾经的老师严岳,一方面以师生之情相逼,另一方面,抛出了那个严岳梦寐以求的进入军中的机会作为诱饵,让他帮自己掩盖罪责。

一边是学生的苦苦哀求和自己渴望已久的军中前程,另一边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刺史的清白与性命,严岳选择了前者。

于是,程家覆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