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流血大哭的女孩,护送的官兵慌了神,一阵乱砍乱杀,终于把那群“妖党”打跑了。
“妖党”的目的本来就是搅局,让朝廷和当地官府不痛快,现在目的达成了,除了死的丶伤的,剩下的全跑了。
护送的官兵找到当地衙门,指责丁县县衙治理不当,导致“妖人”横行,还说要告上去。
丁县知县孙廉胆战心惊,为了保住乌纱帽便四处打击“妖党”,结果一个没抓到,因为都早跑了。
其中有两个慌里慌张跑到张家躲藏起来。
虽然张家没有参与此事,但他们也是同夥,一旦追究起来全都逃不了一死。深知闯下大祸的张家,为保全家族想尽办法。
已察觉进入张家的两个人就是此次与护送秀女的官兵打起来的那群“妖党”,柳贞顿感恐惧丶压抑。
“妖党”一直都是朝廷大患,藏匿者可是死罪。
到底是装作看不见继续留在张家?还是找借口回娘家?也或者大义灭亲去报官?
继续留下未来可能会被当成是同党。
回娘家也不是时候,这个节骨眼肯定会引起婆家多心。
大义灭亲是最好的出路,但也是最危险的,若报官成功了会被“妖党”记恨报复。
在她还没有做出选择的时候,丈夫和公婆先找上她,让她加入“妖党”。
不加入不行,因为家里就她一个清白之人,加入了就是同党,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要死一起死。更何况衙门要捉拿的那两个“妖人”进入张家後被她全看见了。
柳贞坚决反对,并鄙视张家人信邪物,反朝廷。
张家在极度恐惧和自私的驱使下,决定教训教训她。
柳贞预感事情不妙转身逃跑,虽然从小学了一点武艺,但也只是皮毛而已,比不上姐姐丁嬗的身手。
对打中,柳贞被公婆丶丈夫丶还有两个潜逃到张家的“妖人”一起动手拿下,并将她按住。
张家人本想用绳子捆了她饿上几天,怎料两个“妖党”示意张蚡勒死柳贞,并威胁说只要她活着就会出卖张家。
在公婆的支持下,张蚡为保住全家性命,一狠心拿绳子勒死了柳贞。
为防止柳贞家里人来闹,张家把一本“妖党”常念的“经书”拿出来,报官说柳贞是“妖党”同夥,并恶人先告状说“经书”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东西。
这种“经书”早就被朝廷定为“妖书”。
知县孙廉派人来查案,有经验的衙役一看就知道柳贞的死是被害的,自然不信他们的说辞,在张家四处查看翻找,只发现了“佛堂”里的佛像,并没发现别的。
张蚡略懂绘画,将丁嬗的画像呈给了知县孙廉。
张蚡的父母一边哭哭啼啼说自家新娶的媳妇才来半年,没想到竟然勾结“妖党”,一边要青天大老爷给自己家做主。
衙役们都觉得柳贞死的蹊跷,提醒孙廉,事情没有那麽简单。
可孙廉抓人心切,以“妖书”为证,直接将柳贞丶丁嬗和师父定为“妖党”成员,并将柳贞丶丁嬗称为“妖人丶妖女”。
只要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行,哪管死者冤不冤。
既然柳贞一家都是“妖党”,她死了就抓娘家人。孙知县派人跟着张家人一路去找丁嬗和师父住的地方。
江湖上的朋友通风报信,说柳贞被衙门定为“妖党”同夥,已经死了。现在张蚡带着衙门的人要来抓她们,让他们赶紧逃走。
丁嬗和师父听闻噩耗悲痛欲绝。
师徒二人又恨又骂,在江湖朋友的催促下才离开。
如今只能先逃走,等找到时机再为柳贞报仇。
师徒二人跟着江湖朋友离开家门仓惶逃跑,一刻钟後,张蚡就人模狗样的带路,带着衙门的人往她们家赶去。
此时丁嬗和师父已经走出一段路程,张蚡带着官差进了她们家门,结果扑了空。
曾经的家离她们越来越远,直到看不见。
丁县无法呆下去了,师父带着丁嬗去外乡藏了起来。她们跑到另外一个县,在山中的小屋里住了一段时间。
丁嬗师父失去女儿气後一病不起。
临终前师父要丁嬗继续往远方逃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