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顶点文学>天命: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> 第五十二章 身履刃英胆诱敌(第1页)

第五十二章 身履刃英胆诱敌(第1页)

却说罗君副,齐州历城人也,出身不算高,然亦小官僚家族子弟,其曾祖仕北周至济南太守,其祖仕北齐至亭山县令,其父仕隋至齐州主簿,其人幼而骁勇,本太原府兵校尉,从李渊起兵,授上开府之勋爵,寻转为长枪马军副总管,现乃李世民帐下一员骁将。

受令既出,罗君副引此精骑数百,直趋刘武周主阵!

因是敌我双方,临时约战,罗君副出战的时间又早,故刘武周阵前尚未能够置办阻障,却是被他这数百骑,转瞬杀近到了阵前近处。

刘武周阵中,登时箭矢如雨。

罗君副等俱披挂有甲,毫不畏惧,兜转横驰,一边挽弓反击,一边在刘武周阵前打着唿哨,横行而过。

刘武周部今日出战之众,达四万步骑,眼下罗君副等数百骑,竟敢这般骄狂!

主阵中,便有一将大怒,向刘武周请战。

请战此将,身形魁壮,姿态威武,杀王仁恭之张万岁也。

蒿泽一战,张万岁与尉迟敬德、寻相中了李世民的伏兵之计,差点身死,早怀恨在心;而又今见罗君副如此嚣张,不免怒火中烧。

有时候,接战不接战,不是主将可以主观决定的,比如今日刘武周麾兵应战,就是被迫之举,当下罗君副只数百骑,逼近到了他的主阵前,耀武扬威,为本军士气计,与今日被迫应战相同,刘武周亦知非战不可,遂准张万岁之请。

张万岁得令,挥槊跃马,即引步骑千人,出得主阵,扑向罗君副等此数百唐骑。

两军相交,尘土飞扬,罗君副见张万岁来势汹汹,却毫不退缩,手中长槊一抖,率先冲入敌阵。

唐骑紧随其后,如狼似虎,与张万岁部短兵相接,瞬间血肉横飞,喊杀声震天。

张万岁率出之部,系刘武周军中上等精锐,骑俱甲骑,步皆甲士。

甲士俱持重盾,组成了数个方阵,横亘於正面,重盾如墙,步步推进,压缩罗君副等唐骑的活动空间;甲骑分从两翼包抄,阵型转换间,配合默契。

加上人多势众,罗君副等唐骑虽然勇猛,不多时已落下风。

后方唐军大阵,传来了收兵的金鼓声。

罗君副闻鼓声,知退兵之令,遂挥槊断后,率部且战且退。

张万岁心急报仇立功,怎肯放弃?督促步骑,紧追不舍。

却刘武周主阵中,苑君璋身在刘武周旁,见状急道:“李世民用兵多谋,这支唐骑,也许是诱敌之计,不可紧追,宜令暂且收兵。”

刘武周以为然,便要传令。

就在这时,又百余骑从唐阵中驰出,迎向罗君副等骑,——观其架势,显是欲接应罗君副等。

杨伏念也在刘武周边上,凝神望之稍顷,大喜说道:“陛下,此乃天赐良机!

出阵接应唐骑之人,分明是李世民!

若能擒获李世民,唐军必乱。

可令张万岁继续追击,并速遣精锐支援!”

刘武周等都是身处望楼之上。

闻得此言,刘武周往出阵接应的百余唐骑细看,见得其中为首之人,骑紫马、披玄甲,持大弓,用大羽箭,及随从诸骑多骁壮之士,种种形态,果然李世民无疑!

不觉双目瞪大,又惊又喜,顾与苑君璋等说道:“早听说李世民年轻气盛,每临阵,常亲身出战,此传闻不虚!

身为主将,轻身犯险,这等荒唐,不愧与李元吉是兄弟!”

立刻改了主意,一叠声军令下达。

先是令张万岁等继续追击,继调阵右精骑出阵,命尉迟敬德亲率,务必擒杀李世民。

……

出唐军阵,接应罗君副等骑者,确是李世民。

大弓张开,四支白雕翎的大羽箭,箭无虚发,接连射中了三四个追在最前的定杨骑。

此时,李世民等距离罗君副等骑不到百步,距离追击的张万岁等定杨骑百余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