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道,他比吴王殿下年长整整十二岁,却远不及殿下这般出色。
吴王年纪尚轻,面对**的威严,即便深邃如海,亦能泰然处之,言谈举止间尽显潇洒自如。
这般游刃有余的能力,实在令人叹服。
不过,尽管此次行动充满风险,却并非毫无所得。
杨士奇回忆起方才面圣时的一切,已然心中有数。
受封赏固然重要,但跟随吴王殿下办事,被授予官职,不过是平常之事。
唯有先前筹划的事情……杨士奇深吸一口气,确认并无差错,这才稍稍安心。
顺着原路返回,走了没几步,就听见有人开口说道:
“恭喜杨侍讲,贺喜杨侍讲。”
这声音与普通男子迥异,带着几分古怪腔调。
说话之人,正是之前引领他入宫的太监。
“杨侍讲蒙陛下青睐,提拔任用,由平民升至翰林院侍讲学士,在我朝实属少见,杨侍讲可谓一步登天啊!”
“这定会令无数学子艳羡不已。”
“杨侍讲深受圣宠,实在可喜可贺。”
太监满脸谄媚,与先前领他进宫时的态度截然不同。
“公公过奖了。”
杨士奇拱手致谢,道:“多亏公公引荐指引,杨某才有幸得到些许皇上的赏识,公公的大恩大德,杨某永记不忘。”
“杨侍讲切莫如此,千万别这样!”太监连连摇头摆手,“领路本就是分内之事。”
“至于指点,那是万万不敢的。”
“杨侍讲博学多才,满腹经纶,又怎是我这样的残缺之人所能教导的?”
“杨侍讲快别这么说,传出去让人听了,非得笑死我不可!”
他的语气看似谦卑,但脸上笑意盈盈,难掩喜悦之情。
他随意地抬起兰花指,仿佛无意间搁在脸颊旁,颇有几分得意,说道:“我来为杨侍讲引路,送您出宫。”
“有劳公公了!”杨士奇微微躬身。
随后,便紧跟在太监身后,一步一趋。
杨士奇依旧保持着进宫时的严肃态度,目光专注,举止得体。
待到了偏殿,太监又笑着说道:“这里可不是皇帝面前,杨侍讲不必这般拘束。”
“杨侍讲今日受了皇上的奖赏,该是欢喜的时候。”
“我虽然学问不多,但还记得一句诗,是什么呢?”
略加思索,他记了起来:“哦,对了,是‘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’。”
“杨侍讲今日虽未金榜题名,但所得的赏赐,已胜过状元及第。”
“也该意气风发!”
杨士奇微微低头,向太监致以敬意。
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,平静如水,行为依然温文尔雅,丝毫不为太监的恭维所动。
“好!好!好!”太监的笑容更加灿烂,眼中满是赞赏之意。
“到底是皇上与吴王殿下重视之人,果然与众不同。”
“比起朝中的许多官员,杨侍讲更能沉得住气。”
“不错!不错!真的不错!”
太监再次夸赞了一番,靠近杨士奇耳边低声说:“我叫吉垣,这是皇上亲自赐予的名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