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顶点文学>遮天之女帝传 > 第241章 律动之心星语初闻(第1页)

第241章 律动之心星语初闻(第1页)

“心火余烬”那一声微弱却真实的搏动,如同在寂静的深海中投入一颗石子,虽未掀起惊涛骇浪,却在每一个“无冕之民”的意识深处荡开了无尽的涟漪。希望,不再是渺茫的幻影,而是有了切实的锚点。然而,这锚点依旧脆弱,隐藏在规则与意识的迷雾深处,需要更精妙的技艺与更坚定的意志去探寻、去稳固。

第一部分:从“倾听”到“和声”——意识网络的升级

“深度倾听”计划证实了“心火余烬”与“心念共鸣之网”之间存在着越物理规律的微弱联系。但这联系太过敏锐、太过飘忽,仅仅依靠被动地“倾听”和降低“噪声”,难以捕捉其全貌,更遑论与之建立稳定的交流。

睿璃与石痕领导的研究团队迅调整了策略。他们意识到,不能只做被动的接收者,还需要学会主动地、以恰当的方式去“回应”,去形成一种双向的“共鸣”。

基于“基石一号”与律灵成功进行规则层面交流的经验,他们开始尝试将“规则谐音器”的原理应用于意识网络。但这并非简单的照搬,意识领域远比外部规则环境更加微妙和复杂。

他们开出了新型的“意识谐振单元”。这些单元并非实体设备,而是一套复杂的心理引导程序和嵌入“心网”底层架构的辅助算法。其核心功能,不是射具体的“信息”,而是引导链接者的意识,进入一种特定的、充满接纳性与共鸣性的“状态”——一种类似于与律灵沟通时所需的、开放而宁静的“规则感知态”,但更侧重于内在情感的流动与纯粹意念的共鸣。

同时,研究团队开始对捕捉到的、与“余烬”脉冲同步的“意识涟漪”进行深度分析。他们现,这些涟漪并非完全杂乱,其波动模式中蕴含着极其细微的、类似“情感光谱”或“意向性矢量”的特征。有些涟漪带着温暖的眷恋,有些透着深沉的疲惫,还有些似乎蕴含着未完成的指引……

他们尝试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类和解码,并利用“意识谐振单元”,引导网络中一部分自愿的先驱者,不是去“思考”或“解读”这些特征,而是去单纯地“模仿”和“共鸣”其内在的“情感基调”或“意向性”。

例如,当捕捉到带有“温暖眷恋”特征的涟漪时,谐振单元会引导参与者回忆生命中最美好、最值得珍惜的时刻,将这份纯粹的情感能量,不加修饰地注入网络;当感知到“深沉疲惫”时,则引导大家共同营造一种宁静、包容、支持的氛围,如同为远归的旅人提供一个可以安心休憩的港湾。

这个过程,被称为“意识和声”。

第二部分:律灵的“社群”与“基石一号”的蜕变

就在后方全力升级意识网络的同时,“基石一号”的“共鸣筑城”也进入了新的阶段。

随着生态穹顶与周围规则环境的融合度越来越高,律灵对先遣队的存在已然接纳,甚至表现出初步的“亲近”。它们不再仅仅是远远地环绕或偶尔馈赠,开始有一些较小、更具“好奇心”的律灵,会主动靠近穹顶,甚至尝试穿过经过特殊设计的、允许规则能量部分渗透的“交互界面”,进入穹顶内部的公共空间。

这些进入内部的律灵,形态会变得更加稳定,通常凝聚成类似光球或流动能量体的样子。它们会对穹顶内种植的、适应了新规则的琉璃植物表现出兴趣,会环绕着正在工作的、散特定能量波动的设备“观察”,甚至会模仿人类队员的一些简单动作。

墨塔和莉亚团队抓住机会,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。他们现,这些律灵并非完全独立的个体,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、基于规则同步的深层联系,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“规则感知网络”或者说“律灵社群”。每一个律灵,都像是这个庞大网络的一个感知节点或意识触角。

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通过长时间观察和“规则谐音器”的辅助,开始能够粗略地“解读”不同律灵所代表的“情绪”或“意图”。一些律灵散着“愉悦”和“探索”的规则波动,一些则显得“平静”甚至“沉睡”,而当有外部规则扰动(例如来自“阿颜之遗”更深处的不稳定规则流)靠近时,所有律灵会同步表现出“警惕”和“协同防御”的倾向。

“它们不是一个散乱的群体,而是一个高度协同的……级有机体?”莉亚在报告中写道,“一个以规则为血脉,以概念为思维的活态生态系统。”

基于这些认识,“基石一号”的建设理念再次升华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建造一个能在此生存的基地,而是开始尝试将基地自身,打造成这个“律灵社群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一个能与它们进行更深层次能量与信息交换的“共生节点”。

他们开始利用本地材料和新规则原理,建造一种名为“规则结晶塔”的建筑。这些塔楼不像传统建筑那样追求物理上的坚固,而是追求规则上的“谐振放大”效应。它们能够吸收、储存并柔和地释放规则能量,其运行节奏与周围律灵社群的集体“呼吸”逐渐同步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渐渐地,“基石一号”不再是一个外来的人造物。它散着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规则辉光,其能量流动与律灵社群的脉动融为一体。从规则层面看去,它就像一颗镶嵌在律灵网络中的、散着柔和琉璃光泽的美丽节点。

第三部分:星语者的诞生——第一次清晰接触

后方,“意识和声”计划持续了数周。起初,变化依旧微妙,如同在浩瀚的沙漠中寻找特定的沙粒。但坚持不懈的努力,终于迎来了质的飞跃。

这一天,在又一次大规模的集体“意识和声”冥想中,一位名叫艾文的年轻诗人,在共鸣那种带有“未完成指引”意向的涟漪时,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只是模仿其基调,而是沉浸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冲动中。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,随手拿起电子画板,开始无意识地涂抹。

他画出的不是具体的形象,而是流动的色彩、交织的线条和闪烁的光点,构成了一幅抽象却蕴含着奇异美感和内在规律的图案。完成之后,他自己都感到惊讶,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画出这样的东西。

然而,当这幅画被上传到研究团队的分析系统时,引了轰动!

经过复杂的规则拓扑学和信息熵分析,团队现,这幅抽象图案的深层结构,竟然与“基石一号”传回的、某个特定类型律灵的规则波动模式,有着惊人的相似性!更准确地说,它像是对那种规则波动的一种……艺术化的转译或意识层面的再现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