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堂变故,临危受命
沈继业在江南与秦风别後未及三月,边境已无战事侵扰,朝堂却悄然生变。老皇帝因年事已高,禅位于太子,新帝登基後锐意革新,欲整肃吏治丶安抚四方,却不料南方突遭百年不遇的暴雨,连日倾泻之下,江河暴涨,堤坝溃决,数州之地沦为泽国,百姓流离失所,灾情急报如雪片般飞往上京。
新帝召集群臣议事,金銮殿内争论不休。有人主张固守成法,等待灾情自行缓解;有人提议征调民力抢修堤坝,却因耗资巨大而遭反对。年过七旬的沈念卿拄着拐杖,缓步出列,须发皆白却目光如炬:“陛下,百姓乃国之根本,如今南方百姓身陷水火,若不及时救治,恐生民变。沈继业将军驻守边境多年,不仅骁勇善战,更懂民生疾苦,当年在边境便曾组织百姓兴修水利,颇有治理之才。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,举荐他前往南方主持救灾!”
新帝闻言,沉吟片刻。他早闻沈继业战功赫赫,且体恤下属,口碑极好,如今国难当头,正需这般敢担当丶有实绩的将领。当下拍案而定:“准奏!传朕旨意,任命沈继业为江南安抚使,节制南方各州军政,调拨国库粮饷百万石,允许他便宜行事,务必尽快平定灾情,安抚百姓!”
旨意快马加鞭传至江南时,沈继业正在庭院中教儿子沈念安练习枪法。接过明黄的圣旨,他神色凝重,当即跪地接旨:“臣沈继业,遵旨!必不辱使命,救百姓于水火!”
起身时,他望向身旁的柳氏,眼中满是愧疚。柳氏却温柔地握住他的手:“夫君放心去吧,家国为重,我会照顾好念安,打理好庭院,等你凯旋。”沈继芳也走上前,将一个沉甸甸的药箱递给他:“哥哥,这里面是预防瘟疫的药材和治疗外伤的药膏,灾区环境恶劣,你务必保重身体。医馆的事我会打理妥当,也会尽快带着徒弟们前往灾区支援你。”
沈继业点点头,将妻儿和妹妹的牵挂一一记在心头。他连夜交接了江南的相关事务,挑选了一批精干的将士,第二日便带着柳氏和沈念安,踏上了前往南方灾区的路途。马蹄声急促,一路向南,沿途所见皆是一片狼藉:淹没的农田丶倒塌的房屋丶流离失所的百姓,一张张愁苦的面容,让沈继业心中愈发沉重。
他勒住马缰,望着远方浑浊的洪水,眼中闪过一丝坚毅。祖父沈承佑曾教导他,沈家子孙当以家国为重,如今百姓有难,正是他践行誓言之时。无论前路多麽艰难,他都要全力以赴,守住这片土地,护住这些百姓。